【研究生】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

作者:编辑:发布:2014-12-31点击量: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

根据《校研》24《校研》29号文件的要求,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测评管理办法,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本院专业优势,并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拓展全方位修养品质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综合测评分值说明

综合测评分为学术科研、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社会集体活动参与四部分,总分100分,其中学术科研满分为80-85分、思想品德满分为10分、身体素质和社会集体活动参与5-10分。

二、综合测评实施办法

申请各奖学金的同学根据相关加分项上交自评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由班委会和党支部对自评材料进行审核,有异议时由班委会与申请人沟通解决。最后班长或者党支部书记及申请人同时签字生效。与各奖学金相关材料时一起上交。

三、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见附件《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评分细则》

  四、申请国家奖学金还需首先满足以下校级条件

      1.申请国家奖学金必要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2.申请国家奖学金除应满足上述必要条件外,还要同时满足以下两条(包括)及以上条件:

(一)获得三好研究生标兵、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十佳党支部书记、十佳党员、研究生品德模范等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二)上学年度学习成绩优异。加权平均成绩位于专业排名前10%。

(三)在学术研究方面成绩显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参评时可视为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以第一、二作者身份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担任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编著。

(四)在学科竞赛方面成绩显著。在省部级及以上的专业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国家级研究生学术主题系列赛事”(具体名单见细则)等竞赛中获奖。

(五)在创新发明方面成绩显著。以我校为第一专利权人,研究生为第一学生发明人或设计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参评时可视为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

、申请社会奖学金还需满足各类社会奖学金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学术科研(80分)

一、测评的范围

国家奖学金申请人的学术研究及发明创造能力情况,包括研究生阶段发表或取得的论文、比赛、专利、学习成绩,学术著作、科研学术类比赛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 学术论文

申请人以论文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分类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1,记16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2,记12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3,记8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4,记4分/篇

TABC类的计分规则不再使用。

CELL NATURE SCIENCE上发布的论文计80分/篇

在《中国科学》(中文版)发表中文文章计12分/篇

在国内一级学会学报的中文期刊上发表中文文章计4分/篇

核心期刊EI收录,每篇3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每篇2分。

其它会议论文或其他正式发表论文,每篇1分(该项累计不超过2分)。

注:参评论文以录用通知为准;论文分类及分区参考博士研究生评分细则;“共同一作”按一作人数平均分配分数;高被引文章除了计文章等级分外,额外计8分,该分数可与当年发表文章累计加分,也可在成为高被引文章后单独加分,但一篇高被引文章只能计一次8分。

研究生本人非一作论文、第一单位不为华中科技大学的论文均不计分。

2. 竞赛获奖

申请人在省部级及以上“国家级研究生学术主题系列赛事”中获奖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国家级比赛:特等奖排位第一计20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一等奖排名第一计12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二等奖排名第一计8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三等奖4分/项,后续排名按照1分依次递减。

省部级比赛:特等奖12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一等奖8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二等奖4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

集体项目中申请人排名在国家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四者;或在省部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三者,方可计算分值。

“国家级研究生学术主题系列赛事”具体包括: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国研究生能源工程与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集体项目中申请人排名在国家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四;或在省部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三者,方可计算分值。

申请人以机械学院为完成单位,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特等奖或金奖,直接获得该年度国家奖学金。

若同一作品多次获奖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

3. 专利分数

申请人以我校为专利权人研究生为第一学生发明人或设计人(如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前一发明人必须为导师或我院专任教师,博士后按学生身份对待),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受理通知书、专利证书或授权书,以及软件著作权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的每项计4分;

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已授权的每项计1分,累计不超过4分;已受理的不计分。

外观设计专利(仅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申请人,其他专业研究生不计分)已授权的每项2分;已受理的不计分。

国际专利PCT、巴黎公约等)或被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DII)收录的,已授权的每项计8分;已受理的每项计4分。

已授权专利需提供专利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已受理专利需提供受理通知书及专利申请审批表。

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不重复计受理分数;同一技术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

4. 学习成绩

学生学习成绩分数=学位要求课程的平均成绩/2,其中学位要求课程的平均成绩在计算时,以HUB系统登记出来的成绩为依据,学位要求课程的平均成绩M=∑MiAi/∑Ai,其中Mi表示第i门课程成绩,Ai表示第i门课程学分。

5. 学术讲座

学院认可计算国奖加分的大型学术讲座,具体讲座按照当年情况更新。

每场讲座计1分,以学院签到表记录为准,此项上限4分,超过4分按4分计算。

6. 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

申请人获批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并成功完成立项,其计分规则为:3/项,且累计不超过3分。

三、相关说明

以上成果得分可累加,但计分上限为80分。申请人所取得的上述科研学术成果,须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未列入上述计分范围的其他学术成果,或极其显著的学术成果,申请人可另附表说明,由评委会统一酌情考虑。


第二部分:荣誉称号与社会公益(10分)

一、测评的范围

包括申请人研究生阶段的个人荣誉、党团活动参与、学生工作(含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学院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各种工作)、志愿服务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每项6分;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副主席或校研究生社团主席,每项5分;担任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或其他研究生社团副主席,每项4分;担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部长、各班班长、党支部书记每项3分;担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副部长、党支部支委或班级其他班委每项1分。

申请人担任职务取最高分数对应职务计分,担任多个职务的不重复计分。

“校级学生组织及社团”特指在校党委研工部注册并运营的研究生会及其他社团组织。

申请者需提供担任职务聘书原件(待查)及复印件(上交),不能提供聘书者此项不计分。

2.以集体名义获得校级及以上集体荣誉称号(包括十佳党支部、十佳特色党日、十佳特色团日),由集体推荐六名工作者,每人计3分;

申请者需提供党支书签字后的集体推荐名单,不能提供材料者此项不计分。

3.以个人名义获得校级及以上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三好研究生标兵、五四青年奖章、十佳党支部书记、十佳党员、十佳微党课、优秀党员、研究生才艺十佳、研究生品德模范、三好研究生或优秀研究生干部),每项计3分,不同称号可累加;

4.参加学校红色领航员培训,优秀营员获得2分,顺利结业获得1分;

5.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西部计划、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经历的申请人,每人加2分;

6.参加“喻竹计划”等暑期基层挂职锻炼的同学,每人加2分。参加校党委研工部组织的青马班培训”并结业,获得2分(其下属机构或学生组织举办的培训不计分);参加学院研工组或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学生骨干培训,获得1分;其他组织方组织的不计分。

7.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国家级3分,省部级2分,校级1分。

三、相关说明

本部分总分10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入总成绩。参加社会活动或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良影响者取消此项计分。

第三部分:身体素质(5分)

一、测评的范围

包括申请人研究生阶段的各类文体比赛及心理健康培训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队员,参加每项2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4分。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明材料。

2. 代表班级参加院级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的队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参加每项0.5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不同年份相同项目可累加,同一项目同时为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可以累加,同一年度同种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1分。

3.代表学院参加校级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队员,参加每项1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2分。

4.参加校运动会的裁判员及工作人员计0.5分,不同年份不可累加;参加校运动会的运动员计0.5分,不同项目、不同年份不可累加。同时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或裁判员的计1分,此项最高分为1分。

5.申请人代表学院参加校级体育比赛,获校级1-3名每项2分,4-6名每项1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1-3名,每项4分。不同项目可累加,同种项目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且此项分数上限为3分。

6.申请人随队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所在集体获得校级1-3名,参与者每人计1分,4-6名,参与者每人计0.5分;随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所在集体获得省级1-3名,参与者每人计2分。不同项目可累加,同种项目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且此项分数上限为3分。

6.骨干培训。参加学校组织的健康培训,顺利结业(以结业证书为准)获得1分,未结业不得分。

三、相关说明

以上均以统计名单为确认标准,同时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书等证明材料。当统计名单与申请人所提供证书情况冲突时,由机械学院研究生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总分5分,超过5分按5分计入总成绩。


部分:社会活动(5分)

一、测评的范围

包括申请人研究生阶段参与的各类校、院、班级社会活动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或比赛,具体活动按照当年情况更新。

参与者以每项活动0.5分计分,不同活动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

2.参加学院或学校文艺、品德类活动,具体活动按照当年情况更新。

参与者以每项活动0.5分计分,不同活动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

3.所在寝室获校优秀寝室(前10名),寝室成员每人加1分;获校优秀寝室(前50名),寝室成员每人加0.5分,同一寝室获奖按最高分计算,不同年份获奖不重复计分。

4.申请人获校级相关活动奖励的(具体活动按照当年情况更新),按1/项计分,不同项目可累加,同项同类不可累加。

5.参与志愿者工作,具体包括迎新志愿者及毕业典礼志愿者,按1/项计分,不同项目可累加,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同项同类不可累加。

三、相关说明

以上均以统计名单为确认标准,同时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记录等证明材料。当统计名单与申请人所提供记录情况冲突时,由机械学院研究生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总分5分,超过5分按5分计入总成绩。

部分:减分项

上年度申请人存在违反学校校规校纪、学院相关规章制度的,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针对其违反情况酌情扣除10-30分。具体减分数值由评委会评议决定。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学术科研能力评分(85分)

一、测评的范围

国家奖学金申请人的学术科研能力评分满分为85分,内容包括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撰写或编写学术著作、科研学术类比赛获奖、独立申请课题以及申请专利发明等成果。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学术论文

申请人以论文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学术论文分类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1,记16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2,记12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3,记8分/篇

JCR指定分区内排名Q4,记4分/篇

TABC类的计分规则不再使用。

CELL NATURE SCIENCE上发布的论文计80分/篇

在《中国科学》(中文版)发表中文文章计12分/篇

在国内一级学会学报的中文期刊上发表中文文章计4分/篇

注:参评论文以录用通知为准;“共同一作”按一作人数平均分配分数;高被引文章除了计文章等级分外,额外计8分,该分数可与当年发表文章累计加分,也可在成为高被引文章后单独加分,但一篇高被引文章只能计一次8分。

EI论文、会议论文、研究生本人非一作论文、第一单位不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相关单位的论文均不计分。

2.学术著作

申请人作为主要作者撰写或编写中英文著作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外文版学术著作(著)20/部;外文版学术著作(编、译)12/本;中文版学术著作(著)8/部;中文版学术著作(编、译)4/本。

申请人为全著唯一作者的,计全分;申请人为全著第一作者的(作者不止1人),计对应总分的80%;申请人为全著第二作者的,计对应总分的60%;申请人为全著第三作者的,计对应总分的40%;申请人为全著第四作者及以后的,计对应总分的20%

申请人为非全书作者,但撰写著作中某些章节的,应按照著作原文中明确所列出的申请人撰写章节或部分进行认定,按撰写字数占全著的比例乘以对应总分计分。

原文中对申请人表达感谢的,简略提到了申请人为撰写工作做出贡献的,或以其他材料或证明来说明撰写了学术著作的,均不计分。

3.专利

申请人以我校为专利权人研究生为第一学生发明人(如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前一发明人必须为导师或我院专任教师,博士后按学生身份对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受理通知书或专利授权书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的每项计4分;

软件著作权已授权的每项1分,且累计不超过4分。

国际专利PCT、巴黎公约等)或被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DII)收录的,已授权的每项计8分;已受理的每项计4分。

专利已授权的需提供专利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已受理的需提供受理通知书及专利申请审批表。

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不重复计受理分数;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不计分。

4.科研获奖

申请人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类奖项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且研究生排获奖人前6的直接获得该年度国家奖学金。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4/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6/项;二等奖8/项。

申请人排名在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奖者中排前5名者,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奖者中排前4名者,原分计入,否则在原分基础上乘以0.6

同一个科研成果多次获奖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

5.科研竞赛获奖

申请人在省部级及以上“国家级研究生学术主题系列赛事”中获奖的认定标准及计分规则为:

国家级比赛:特等奖排位第一计20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一等奖排名第一计12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二等奖排名第一计8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三等奖4分/项,后续排名按照1分依次递减。

省部级比赛:特等奖12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一等奖8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二等奖4分/项,后续排名分值按照1分依次递减。

集体项目中申请人排名在国家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四者;或在省部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三者,方可计算分值。

“国家级研究生学术主题系列赛事”具体包括: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国研究生能源工程与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集体项目中申请人排名在国家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四;或在省部级比赛所获奖励获奖者中排名前三者,方可计算分值。

申请人以机械学院为完成单位,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特等奖或金奖,直接获得该年度国家奖学金。

若同一作品多次获奖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

6.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

申请人获批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并成功完成立项,其计分规则为:3/项,且累计不超过3分。

三、相关说明

以上科研成果得分可累加,但计分上限为85分。申请人所取得的上述科研学术成果,须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未列入上述计分范围的其他学术成果,或极其显著的学术成果,申请人可另附表说明,由评委会统一酌情考虑。

第二部分:荣誉称号与社会公益(10分)

一、测评范围

包括申请人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个人荣誉、党团活动参与、学生工作(含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学院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各种工作)、志愿服务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以个人或者团队负责人名义,获得国家级及以上非学术科研专业竞赛类奖项,每项10分(如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以个人或者团队负责人名义获得省部级非学术科研专业竞赛类奖项奖项,每项8分(如湖北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以个人名义获得校级及以上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三好研究生标兵、五四青年奖章、十佳党支部书记、十佳党员、十佳微党课、优秀党员或研究生品德模范),每项计5分;以集体名义获得校级及以上集体荣誉称号(包括优秀党支部、十佳党支部、十佳特色党日、十佳特色团日),由集体推荐六名工作者,每人计3分。

申请者需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待查)及复印件(上交),集体荣誉称号需同时提交党支书签字后的集体推荐名单,不能提供材料者此项不计分。

2.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每项6分;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副主席或校研究生社团主席,每项5分;担任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或其他研究生社团副主席,每项4分;担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部长、各班班长、党支部书记每项3分;担任校院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副部长、党支部支委或班级其他班委每项1分。

申请人担任职务取最高分数对应职务计分,担任多个职务的不重复计分。

“校级学生组织及社团”特指在校党委研工部注册并运营的研究生会及其他社团组织。

申请者需提供担任职务聘书原件(待查)及复印件(上交),不能提供聘书者此项不计分。

3.参加学校红色领航员培训,优秀营员获得2分,顺利结业获得1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西部计划、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经历,每人加2分;参加“喻竹计划”暑期基层挂职锻炼的同学,每人加2分。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国家级3分,省部级2分,校级1分。

4.发表人文类核心期刊论文者,每篇加2分。

三、相关说明

本部分总分10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入总成绩。参加社会活动或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良影响者取消此类计分。

第三部分:身体素质(5分)

一、测评的范围

包括申请人研究生阶段的各类文体比赛及心理健康培训等。

二、基本法则和得分计算办法

1.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队员,参加每项2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4分。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明材料。

2. 代表班级参加院级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的队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参加每项0.5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不同年份相同项目可累加,同一项目同时为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可以累加,同一年度同种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2分。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明材料。

3.代表学院参加校级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队员,参加每项1分,不同项目可以累加;同项同类只取一次,不同年份相同项目不可累加,此项最高分为2分。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明材料。

4.参加校运动会的裁判员及工作人员计0.5分,不同年份不可累加;参加校运动会的运动员计0.5分,不同项目、不同年份不可累加。同时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或裁判员的计1分,此项最高分为1分。申请人需逐项提供证明材料。

5.骨干培训。参加学校组织的健康培训,顺利结业(以结业证书为准)获得1分,未结业不得分。

三、相关说明

本部分总分5分,超过5分按5分计入总成绩。

第四部分:减分项

上年度申请人存在违反学校校规校纪、学院相关规章制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针对其违反情况酌情扣除10-30分。具体减分数值由评委会评议决定。


对于之前已经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同学,本次参评的所有支撑材料和经历记录时间必须限定本参评年度之间,时限之外的材料视作无效

本测评方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最终解释权归院研工组,在评奖之际还将发布更细致的自评表格供大家打分。结合新的情况,新的分数衡量标准随时更新。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