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长尤政院士寄语研究生学子:牢记“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在华科大的创新沃土上,在良师的谆谆教诲与益友的真诚陪伴下,顶天立地,追求卓越,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创新创造中成就一番事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创新创造中书写精彩人生
——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尤政
亲爱的2023级研究生同学们、老师们、来宾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中科技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迎接大家的到来。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致以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同学们,你们凭借激情、智慧和汗水,突破重围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深造,即将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你们当中,路伊达等60名同学刚刚从支教的岗位上返回母校,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留下希望的种子,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陆骋等同学在科技赛道上奋勇争先,积极向先进科研团队学习、敢于竞争,斩获国际国内大赛金奖;时静等同学深入20余个村落开展调研,访谈百余位村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卢孝巍等同学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时长超1000小时,在抗疫抗洪一线冲锋在前,用火热的青春书写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华科大未来的希望。青年向上,则国家向前!青春洋溢、蓬勃向上的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堪当大任的!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百年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卡脖子”技术仍是复兴道路上的重要堵点,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国的围堵绝不会轻易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想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就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同学们,面对西方的打压制裁,形势越是严峻,我们就越要勇毅前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既要对当下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形势保持清醒认识,更要对新时代中国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国家的需求,就是华科大的使命。建校70余年来,华科大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把创新创造融入学校发展基因,打造了从“基础创新、应用研究、到工程应用”创新链完整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汇聚起了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基地,成功创造了64特斯拉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测得了国际上最高精度的万有引力常数,突破了大功率激光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正日益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建设了一批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校友创新创业现象”广受社会赞誉。华科大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了70余万高层次人才,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的殷殷嘱托。同学们,华科大人的身份,不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使命与责任。当你们迈入1037号森林大学时,创新创造的接力棒也就传递到了你们手中。在此,我有几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在创新创造中书写精彩人生,需要厚植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建校以来,一代代华科大人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铸就了鲜明的爱国底色。机械学院段正澄院士用毕生所学致力于科研攻关,生动阐释了科学家的赤子之心。大家知道,曲轴是汽车发动机中的核心零件之一,但由于缺乏先进加工设备,必须依赖进口,因此,曲轴加工是制约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面对这项 “卡脖子”技术难题,段正澄院士带领团队深耕4年,成功研发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曲轴磨床,而后以30年的持续研发,使中国的曲轴磨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他生前曾深情回忆,自己念大学时,不需要交学费,每个月还有零花钱,实习路费、毕业设计纸张都是国家出,就连自己所戴的第一副眼镜也是国家配的。段正澄院士对国家满怀感激之情,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生奉献祖国的诺言。
同学们,在创新创造的时代征程中,希望你们赓续华科大红色血脉,弘扬爱国精神,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奋力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青春的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在创新创造中书写精彩人生,需要坚持笃行实干。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校友矢志钻研肝胆外科领域,为解决肝胆外科手术风险高的问题,他与团队在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凳子的简陋的实验室里,制作出了我国第一具具有完整结构的肝脏标本。此后,为了透彻了解肝脏的结构和血管走向,他又制作出了上百个肝脏标本,创造性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使我国医生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作为一名医生,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以至于手关节严重变形,脚趾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并拢。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减退他治病救人的决心,96岁还依然站在手术台上。正是靠着这种实干笃行的态度,吴孟超校友带领着团队突破一个又一个肝胆外科难题,攻关“癌中之王”,使我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过去的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同学们,在创新创造的时代征程中,希望你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用奋斗和汗水成就美好的青春注脚。
在创新创造中书写精彩人生,需要弘扬团结精神。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回首来时路,华科大筚路蓝缕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凝心聚气的奋斗史。学校发扬“大团结”文化,通过整合光学、电子、计算机、生医工程等优势学科,集中各领域核心资源,汇聚力量打造国际领先的光电子学科群,培养出了一大批光电子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形成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树立了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生动典范。学校的卓越成就彰显华科大人团结一致、务实担当的底色,历史证明,唯有团结奋斗、同舟共济,才能迸发出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才能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勇毅前行。
同学们,在创新创造的时代征程中,希望你们传承华科大的“大团结”精神,不做“孤家寡人”,不做包打天下的“超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协作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在创新创造中书写精彩人生,需要追求全面发展。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强调“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当下,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社会发展全面加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内生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有“学在华科大”的优良传统,学校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执教,学生严谨治学,我们既要大胆创新探索,又要恪守学术规范。这里形成了全国教育界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日常生活之余,我们可以在人文讲座中徜徉中华五千年,纵横诗意三万里。这里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科研学习之余,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话剧之美,在科学家精神的浸润下领略重大科技创新的浪漫。这里有拼搏不息的体育氛围,挥洒汗水之余,我们可以一起为征战赛场、斩金夺银的运动员呐喊助威,见证并参与更多属于华科大的荣耀时刻。
同学们,在创新创造的时代征程中,希望你们坚持文明精神与强壮体魄并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早日成为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强军之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挺膺担当。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打开了新的空间,你们的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更能够展现新的担当、实现新的作为。希望你们牢记“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在华科大的创新沃土上,在良师的谆谆教诲与益友的真诚陪伴下,顶天立地,追求卓越,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创新创造中成就一番事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