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携手多所高校举办“多校联合”在线讲座

作者:申姣姣 农林虎虎 编辑:吴仰天编辑:张丽如发布:2020-04-01点击量:

—— 借空中课堂,享知识盛宴,抒报国之情

为响应教育部号召 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325日,我院携手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自动化学院和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举办“AIoT时代下的机器人系统创新”主题讲座。邀请机器人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张建伟主讲,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李端玲教授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以及部分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共近1100多名学子在线聆听讲座。

此次在线讲座采取线上开展,多地参与的新形式,主要分为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能、中德国际合作新机遇、智能机器人系统及应用、未来挑战及策略五个部分。张建伟虽身在德国,但时时牵挂着国内的疫情发展情况,并不断向国家建言献策。他指出,此次疫情突显出了科技助力的作用,疫情防控的关键是阻断或最大程度减少病原体在人际间的传播,其中诊疗和护理是重点环节。非接触性无人作业是发展方向,灵巧且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是有效手段。人工智能、物联网、5G、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行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初心,在危机时刻显示真正的落地价值。

张建伟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智能机器人最前沿的发展情况和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还从自身的学习和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创新,努力为祖国高新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隔空聆听师授道,不负最美三月天,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多地学子齐聚空中课堂,畅享智能机器人技术前沿讲座。

此次讲座深受各校学子欢迎,Zoom直播会议室和钉钉转播群瞬间达到人数上限,许多未能成功观看直播的师生则通过视频回放来学习。

此次讲座也是我院与其他高校院系联合开展的前沿新知系列论坛中的一部分,通过举办此讲座,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发挥科技助力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标题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学生感想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卓越计划实验1901班的陈跃渊:

在疫情特殊时期,张教授对我们武汉高校学子的关心让我十分感动。通过讲解,我对人工智能的一些基本特点、应用领域等有了更充分以及一些新的角度的了解,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能力让我感到非常惊讶。AI在疫情时期的应用也让我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很广,并且可以很好地造福人类,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为此领域做出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卓越计划实验1901的叶征洋:

这次讲座从人工智能现状讲起,揭示了人工智能现如今的成就和瓶颈,教授抽丝剥茧的分析将人工智能从数据分析到行为行动、从生产到服务的发展方向向我们展示地淋漓尽致,并向我们列举了一些较有前景的应用。 每一次危机都会带来转机。这次肺炎虽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身为机械学院的学生,我们既已处于时代的转折点,不可不抱着以人为本的情怀,把握国家变革的机遇,让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实现从追赶到引领,让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类1907班的潘之千:

讲座从老师参加一场人工智能游戏评委开始,慢慢引申出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迅速,以及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比不上人类大脑等情况。通过机器作诗的例子分析人工智能现有的局限,但是又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最后通过简单展示机器学习的图解让我加深了对人工智能现状的认识。通过这次讲座我收获颇多,以前听到的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谣言也被粉碎,我真正搭建起了对人工智能的初步认识。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曾博成:

本次讲座气氛异常浓厚,同学们热情空前高涨。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上千名学生线上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提出宝贵意见。不少学生对老师们提供此次学习机会表示感激,能够与如此多不同高校的同学共同学习感到非常幸运,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讲座。总体来说,本次讲座取得效果之好与评价之高出乎意料。

武汉科技大学机电产业1901徐贝琳:

科技的发达让我们在这次特殊的学习环境中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我很高兴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听一次张建伟老师的讲座。之前就看过机智过人的节目,那时就觉得里面的老师真的很令人钦佩,没想到有一天我能通过网络见到真人,听到他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我们学机械的,并不是呆板的,而是极其灵活的,我们学了CAD,学了inventor,会运用SolidWorks,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灵活的创造之心,我们能用我们的所学去创造,也能像张老师一样,拥有令自己骄傲的成果,我们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为我们将会是它的主人!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1701张明皓:

张教授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除了物资援助以外,我们科技工作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发的年轻人和教授们,我想我们在这里面起到的重要的作用是哪些”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感,无论身处何方要为自己的“根”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次处于疫情背景下的讲座,通过这次张教授的报告,让我明白,一方面在灾难面前要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出发,去思考自己职业能够做些什么,无论身处何方要心系自己的国家,要有一名作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另一方面,要想项目做的成功,要学会进行深度合作与融合。通过这次讲座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赶紧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学识,有能力服务于人们,有能力为社会解决问题,比起张教授我还差的很远,不过我明白,任何东西,明白了还要去领悟,领悟了才能去实践,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实践,所以,有想法,就要去做,遇到困难再讨论,想办法解决,这样,我才有可能进步,加油!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7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王甫帅:

在这次讲座中,作为工科生的我受益匪浅,张院士概述了当下的人工智能发展概况,讲座中提到的机器人应用案例也让我感受到了当下机器人的先进,这无疑是对我学习专业知识热情大大的激发。在世界朝着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之下,我们年轻人应该努力学习,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开拓新的疆土!感谢张院士带来的精彩讲座!

北京建筑大学机161班曹钰:

这场讲座使我深入地了解到了机器人的更多应用,不仅仅是我视野里的医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广为人知的,还有一些我不曾想到过接触过的。更让我感慨的是张教授第一场时的发言,他在始终关心国内疫情的同时,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反思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我们能够做哪些,我们要做哪些,这个行业能够做哪些,而这些是我并不曾思考过的,这就是我与这个行业里顶尖人才的差距,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读书人的美好愿景,张教授的演讲使我意识到,知识不仅要用来安身立命,更要用来抓住明天。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鑫诚:

可以看到,在科技迅速更迭换代、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机器人领域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们所有的条件下,智能机器人已取代了不少人力资源,成为更加高效的工具,而不远的将来,科技更加先进的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必然势不可挡。张教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而言,把握机遇,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之中,深入学习研究,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