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科研月老”把学问做在车间里

作者:楚天都市报编辑:发布:2021-01-29点击量:

给中国制造装备“中国大脑” 带领团队服务百余家企业

向华和企业沟通产品升级

“这套智能电源还有升级的空间,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我们来改进。”近日,在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向华教授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着。

和很多教授不一样,向华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企业生产一线。10年前,提起向华,多数人想到的是他参与研发出的被誉为“中国脑”的华中8型数控系统。如今,人们更愿意称他为“科研月老”——2012年起,向华带领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团队,服务国内制造企业100余家,在专家教授团队和企业间搭起桥梁,把学问做到车间里,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① 带队进车间科研攻关  让产品成本降低四分之三

1月21日14时,极目新闻记者在九鼎昊天的厂房里看到,向华教授一行人正在查看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我们正在和九鼎昊天建立环保装备的企业大数据平台,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异地环保装备的状态监控、远程运维和生产管理。”向华介绍。

随后,他们查看了九鼎昊天核心产品“大脑”——智能电源的情况。该器件看起来类似空调外机,顶部是一座宝塔形状的绝缘设备。这套设备通过多轮迭代升级,现在是企业的香饽饽。然而在2014年,企业还在为设备转型升级而头疼。向华当时了解到企业难题后,迅速组成5人的团队钻研电源部件升级换代。

历经5年的院企联合攻关,他们攻克了微秒级复合脉冲控制、闪络控制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新一代电除尘器电源-智能FH-4复合脉冲电源,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电源电能转换效率大于90%,节能超过15%,电场注入功率提升了四倍,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目前,该电源已批量投入生产,累计销售100多台套,已在中钢集团、潍坊华潍、湖北宜化等现场使用。

新疆某化工厂企业去年年底就再次采购了此设备。“本来他们已经决定采购其他企业的一些设备,但是看到智能电源控制的新产品后,新疆的化工厂全部选择了我们的产品。”九鼎昊天副总经理张瑞自豪地说道。据他介绍,目前该设备已经给九鼎昊天带来8000多万元的产值,预计未来5年将给企业带来10亿元的经济效益。

② 扎根地方服务产业  让百余企业切实受益

九鼎昊天只是向华带领研究院服务的百余家企业中的一个。2012年,襄阳华中大研究院成立,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向华受命负责研究院建设,开启了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的征程。

向华回忆,初到襄阳,第一件事是跑企业,他基本把襄阳的制造企业跑遍了,回天新材、中航精机、美利信科技、襄阳国铁等企业都有他的足迹。向华说,几乎每天都要去企业交流,去企业就一定要去工厂车间,“不深入企业就不能了解行业的需求,生产一线的难点痛点正是我们科研攻关的方向。”

了解企业需求后,向华教授就组织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回天新材粘剂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是研究院2020年在襄阳签约的三家企业项目之一。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向教授带领研究院帮助解决了企业智能化产线问题。“我们之前产线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和生产效率很受影响。去年和他们开展合作后,工厂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该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服务国内制造企业100余家,与企业共建8个联合研发中心,累计孵化企业14家;同时参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项。研究院先后获评湖北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省级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在湖北省科技厅20多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估中,四次评“优”。

服务企业离不开团队。向华教授积极推动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培养研究生137人;与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定制化培养本科生,这些学生很多都加入了研究院团队,成为服务襄阳的本地化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研究院加强从华中科技大学导入人才团队服务襄阳产业发展需求,几年来,来研究院入驻的科研团队络绎不绝。研究院已经对接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能源学院、环境学院、电气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材料学院等学院的多个研究团队,推动了学校成果和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襄阳市科技局高度肯定研究院的工作,目前正以同研究院的合作为蓝本和其他高校开展合作,向华教授个人也入选2020年度襄阳市“首席技术专家”。“研究院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把我们襄阳企业和高校资源连接在一起。在科研人才培养、企业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上都硕果累累,大力推动了襄阳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襄阳市科技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科长杨军说。

③ 坚持专业领域创新  让“中国脑”服务中国制造

采访当天晚上,向华调研完企业,又联系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了解技术和产品科研进展。目前,他还担任着华中数控科研项目顾问一职。

来到研究院工作之前,他在华中数控耕耘了19年,先后担任软件部部长、总经理助理、总经理等。“小到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大到飞机发动机、船舶螺旋桨等国之重器制造都需要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就是机床的大脑。我在华中数控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让‘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向华说。

2009年以来,作为华中8型数控系统应用研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向华和团队攻克了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高速高精、多轴联动、总线技术和纳米插补等一批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该团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CUC-Bus现场总线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华中8型”作为自主创新高档数控系统,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船舶、兵器等领域装备制造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大脑”。该系统获得三项省部级发明一等奖和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1月,华中数控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数控系统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华中数控的工作经历给我打了很好的基础,练就了一身内功。”谈起从做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到做科研成果推广人的身份转变,向华感慨,做好产业服务必须同时拥有科研思维和市场思维。“看到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在市场和产品上取得成绩,我就非常有成就感。”向华说,他将继续深耕科研服务产业一线,把自身专业知识和热爱的事业结合起来,为助力湖北科技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碗容 实习生 黄瑾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原文链接: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101/29/content_79829.html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