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我院联合迈瑞医疗于机械大楼A304教室内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心脏骤停急救知识的专题宣讲会,邀请迈瑞AED用服工程师、AHA急救员及培训导师罗梦桥以“‘一堂救命课’黄金四分钟急救”为主题展开宣讲与培训,通过权威数据解读、国际案例分析和实操培训演示,提升师生对心脏骤停的认知,推广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为校园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

罗梦桥介绍,最新研究数据指出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猝死的人数高达103万,但院外抢救成功率仅为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心脏骤停患者若在4分钟内未获得有效救助,将面临不可逆脑损伤甚至死亡。“时间就是生命,急救技能的普及刻不容缓。”这一观点通过2021年欧洲杯举行过程中丹麦球星埃里克森的抢救案例得到进一步印证,埃里克森在比赛中突发心脏骤停,因现场队医8秒内施救、52秒内使用AED设备,最终成功脱险。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气道异物梗阻风险,罗梦桥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化操作。通过“剪刀、石头、布”三步定位法,结合冲击力度与角度的控制来掌握成人与儿童急救的技术差异。同时,还学习了基于“FAST法则”(面部不对称、手臂无力、语言障碍、及时就医)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如有发现即刻拨打120。

作为培训核心内容,罗梦桥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标准记忆AED的使用规范,并且通过人体模型现场分步示范开放气道、捏鼻吹气的规范流程,强调“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黄金比例,并结合AED设备“开机-贴片-放电”三步操作指南,强调电除颤对终止室颤的关键作用,4分钟内除颤可显著提升生存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救命神器”的便捷性与重要性。
在急救情景演练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突发心脏骤停的真实场景:面对一名“患者”突然倒地,需迅速完成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呼救120、启动心肺复苏及使用AED等一系列操作。演练中,专业导师全程观察并即时纠正细节问题,例如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掌心的摆放位置、人工呼吸的有效性等。大家纷纷表示,通过高仿真演练,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体会到团队协作与冷静应对在急救中的关键作用。


生命无价,急救有情。普及AED与心肺复苏,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学习急救知识,传递生命希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
(摄影/姜黎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