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华中大人物】丁汉:天命之年再出发

作者:编辑:发布:2013-12-20点击量: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在许多人眼里,丁汉是时代的幸运儿。15岁考上大学,30岁任德国洪堡学者,34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8岁成为国家级领军人才教授,40岁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42岁和48岁两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6岁出任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2月19日,丁汉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我校第12位院士,也是机械学院的第6位院士。对天命之年的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份新的挑战。

  采访丁汉教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摆满各式设备的实验室里,热情爽朗的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

踏时代脚步,坚定自己科研路

  1963年,丁汉出生在安徽枞阳县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家庭。当时,父亲每个月39.5元的工资是一家五口人的全部经济来源,“人均不到8元钱,但是父亲还是坚持让我们读书。”

  1978年,15岁的丁汉赶上了高考制度的恢复,刚刚读完高一的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高考大军,并顺利进入原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学习汽车制造专业。

  在时代赋予的机遇面前,丁汉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树立了科技报国的人生理想。通过一步步深造,在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原华中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漫长的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之路。’

  1993年,30岁的丁汉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远赴制造强国的德国,在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出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国外同行的科研工作和感受他们做科研的氛围”,这一信念,始终支撑着身在海外的丁汉。

  1996年,丁汉回国。在看到国内外制造业的巨大差距后,丁汉深感责任重大,科研的热情更加高涨,那段时间,熬通宵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1997年, 34岁的丁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这对他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他日后开展数字化制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1年,丁汉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领军人才教授,开阔了他的国际化视野,并培养了他独立组建科研团队和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

  1995年到2007年,丁汉步入了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先后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承大师风范,勤勉进取求新知

  “我的导师深深地影响了我。”23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丁汉来到喻家山下,遇到了两位恩师——后来均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杨叔子、熊有伦。

  如何做人,是杨叔子给丁汉上的第一堂课,也是影响了他一生的课。“杨老师总是说,做好研究,环境氛围很重要,做研究首先要学会做人。”

  每逢重要节日,丁汉都会收到杨叔子的问候:“最近怎么样?工作是否顺利?有没有什么困难?”涓涓暖流,汇聚于心,最朴实的问候带给丁汉最深的感动。

  杨叔子给了丁汉细致入微的关怀,成为他生活中学习的楷模,而熊有伦则是在丁汉求学的道路上,始终扮演着严师的角色。

  “要打好数学、力学等基础功底,潜心研究、求真务实”,“科研要和国外接轨, 要解决实际问题”, 在丁汉博士生学习阶段, 熊有伦给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经常在周末的清晨,就来到丁汉的宿舍,和他一起讨论问题,撰写论文,交流思想,师徒两人就在简陋的宿舍里,在论文草稿上一行一行的推敲和修改,在打字机前一字一字地敲打。
甜蜜的硕果,总是为辛勤的耕耘者而准备的。

  1988年,中国科协成立30周年,北京图书馆的讲坛上,迎来了一位年轻人。当丁汉代表机械工程学会流利地宣读着自己的论文时,在座的学者们,纷纷向这位年轻人投来钦佩的目光。

  回忆当年在华工求学工作的情景,丁汉总是心怀感恩,“这里有我的恩师和师兄弟,有令人难以舍弃的老一辈们传承下来的美德。”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丁汉走上了执着追求的学术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重应用基础,潜心研究出成果

  “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在科研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在丁汉的研究成果介绍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丁汉长期从事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将机器人学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揭示了刀具“空间运动—包络成形—加工误差”间的微分传递规律,突破了多轴联动高效加工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保证了复杂工况下无颤振高效加工;提出了机器人操作规划的空间几何推理方法,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

  应用基础研究的目的,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叶轮、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水平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误差控制和加工稳定性分析是这类零件高效精密制造的理论难题。在二期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丁汉顽强不懈地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带领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复杂曲面扫掠包络误差控制原理和宽行加工理论”,为这一难题开出了良方,获得了国际专家的引用与赞誉。

  目前该工艺已经应用于航天发动机厂的诱导轮加工,刀位误差仅为国际专用软件结果的六分之一,效率提高了数倍,成套工艺已应用于批量生产。研发的机器人磨抛系统已应用于大叶片的工业生产,替代了人工磨抛,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提高了一倍。

  2012年,丁汉团队的科研成果“复杂曲面数字化制造的几何推理理论和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怀感恩之心,天命之年再出发

  在丁汉成长的路上,得到了众多师长的支持和帮助。李培根院士在担任机械学院院长和校领导期间,就积极为丁汉提供发展平台,“从最初的校特聘教授,到973项目首席,再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老师都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份信任让我永远感怀在心。”

  正是怀有这样的感恩之心,丁汉无私地把自己奉献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对待学生,不仅在学术上要求极为严格,在思想和生活上,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他常常教导学生“年轻人要胸怀崇高理想,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要严谨务实,才能把事情做好,也要知道合作和感恩,才能把事业做久。”

  在他眼里,做成一件事,不能只靠一个人,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在团队中,他会发现每个成员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并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条件做研究。

  “我读博士期间参加了丁老师主持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973项目,学习研究过程中丁老师总是鼓励我一定要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断总结并写出论文,丁老师总是鼓励我们从事同一个方向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定期交流, 学术交流才能产生火花, 才能共同提高。虽然他的工作很忙,但我们的交流会他却很少缺席。”洪堡学者张小明对导师丁汉深怀敬意,老师身体力行的教导方式令他受用至今。

  截至目前,丁汉已培养博士生近30名,其中2人成为德国洪堡学者,1人获得全国优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2人在高校任教。

  2009年,丁汉出任了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在他的带领和院领导的努力下,2012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教育部评估全国排名第一,201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评估结果为优秀,实现了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零的突破。

  一步一步走来,一步一个脚印,丁汉的学术科研之路坚实、丰硕、饱满,是辛勤的付出和挥洒的汗水铸就了他今日的成果,是对祖国的责任和母校的感恩鞭笞着他不断前行。面对成绩,丁汉却很淡然,他将其归结为:“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没有导师的谆谆教诲,没有团队成员真诚无私的合作,我不可能从一个小乡村走出来上大学,更不可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是丁汉对自己的勉励,更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总是怀抱感恩之心和时代的责任,以务实、勤恳的学者风范,坚实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深知,当选院士是新路程的开始,前面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资深’好伴善章裁,‘天命’刚知大喜来。立地顶天程未半,增光‘缩影’卷新开。”得知丁汉当选为院士后,杨叔子院士第一时间为爱徒送来了祝贺和期望。

  对丁汉来说,天命之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机遇中, 他将不断努力和追求。

(转载自华中大新闻网:http://news.hustonline.net/Html/2013-12-20/90458.shtml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